
2023年7月17日 星期一 小暑第11天
田间地头,晴朗无风。静谧的田地里,豆芫菁正结伴觅食,一声不坑,但威力不小。
穿着黑西装、戴顶红帽子,挺着大肚子,拼命啃叶子,豆芫菁的最爱是豆科植物,花生、棉花、马铃薯、甜菜等也不放过,只要叶子够多够新鲜,它们就来“搞破坏”,轻则叶片出现空洞,重则将叶片全部吃光。
如果人们进行驱赶,受到惊扰的豆芫菁会迅速飞走或落地躲藏,最熟练的一招就是装死,已练得炉火纯青。
这还不算完,豆芫菁被惊扰后,腿节末端分泌出黄色汁液,人体触及后会引起红肿起泡,因此人们还称它为“斑蝥”。
不过,对人类来说,豆芫菁的幼虫还是友好的。它们不仅不吃植物,而且能消灭蝗虫卵块,可以有效预防蝗灾。
豆芫菁体内的斑蝥素,自古便是医学界的宠儿。《神农本草经》中记载,其可以治疗痈疽、溃疡、癣疮等。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斑蝥素有抗炎、抗肿瘤的作,并对中枢神经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均有积极作用。
【小名片】
豆芫菁,属鞘翅目芫菁科,成虫体长14至27 毫米,宽4.5至5.5毫米,体背黑色,头部橙红色,翅鞘末端具灰白色长毛,雄虫的触角、各脚均有明显发达的黑色长毛。卵呈长椭圆形,黄白色,卵块排列成菊花状。豆芫菁从南到北分布于我国很多省(市),寄主植物有大豆、马铃薯、甜菜、麻、番茄、苋菜、蕹菜等。豆芫菁成虫群集取食寄主植物的叶片、花瓣、甚至果实,受害植株叶片轻则被咬成空洞、缺刻,重则叶肉全被吃光,只剩网状叶脉。
文/刘奕楠 图、智库/肖炜 设计/陈琮元 统筹/周月桂
责编:李爱华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时政微观察丨为亚太和世界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
深刻揭示新时代发展规律——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二
全球妇女峰会主席声明(全文)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领航强军,从胜利走向胜利——习近平主席检阅抗战胜利纪念日阅兵受阅部队侧记
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汇聚信心和力量
时政微视频丨习近平心中的“上合家园”
金色相框|习近平出席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